长期以来,由于游戏产业强大的娱乐属性,致使公众几乎完全忽视了其科技属性,更无人预见其催生的 GPU显卡技术有朝一日会被用于 AI 和科学计算。游戏产业对GPU 等高性能硬件产品的需求,推动了硬件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投入,不仅提升了显卡等硬件产品性能,也形成了游戏和 AI 算力互促共进的良好生态。而重视游戏发展对 AI 算力的传导作用,以高端游戏创新应用带动硬件需求增长,继而推动算力技术迭代创新,不仅能够加快游戏产业发展,也可能成为中美科技博弈中突破算力困境、促进 AI 发展的可行路径之一。

以高成本、高质量、高体量著称的 3A 游戏往往追求更高的画面质量和更优质的游戏体验,对显卡芯片的要求更高。图源:游戏科学官网

全球游戏大国的算力发展情况

美国

美国是公认的游戏强国,诞生了动视暴雪、艺电、Roblox、Take—Two、Unity 等游戏巨头,苹果、谷歌、微软等科技企业也争相布局游戏产业,客观上巩固了 AI 芯片的强势地位。例如,微软以 25 亿美元收购《我的世界》游戏开发商Mojang,以 75 亿美元收购 ZeniMax,又以 6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成为全球排名仅次于腾讯、索尼的游戏公司。

英伟达、AMD 等芯片企业则为图形处理、深度学习、数据中心等提供高性能计算(HPC)支持。尤其是英伟达坚守和深耕游戏产业 30 多年,不断研发性能更强、效能更高的芯片,并及时抢抓 AI 发展机遇,推动 GPU 从游戏显卡转变为 AI 计算加速处理器,在该领域树立了绝对优势,目前在全球独立显卡市场占有率高达80%。2024 年 6 月,英伟达市值一度飙升到 3.5万亿美元,相比 2022 年底暴涨了 10 倍,超过苹果和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企业。2023 年仅 GPU 加速服务器就占据了国内加速服务器 92% 的市场份额。

日本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已成为游戏和半导体产业“双强国”,其游戏主机芯片基本实现“自主可控”。而 1986 年开始的两次《日美半导体协议》对日本芯片产业造成巨大打击,1988 年日本市占率为 50.3%,到 2019 年仅剩 10.0%,此后日本游戏机虽继续引领全球,但大都搭载了“美国芯”。

同时,一些游戏企业采用封闭的游戏主机模式,通过开发专用的游戏主机和相应的游戏,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导致下游硬件厂商更重视游戏机和专用处理器研发,基本抛弃以 PC 游戏为主的 GPU技术路线。不过,凭借以往的技术积累,日本在硅晶圆、光刻胶、掩膜版、芯片制造设备等产业链中仍有较强优势。例如,芯片制造前端工序主要涉及 19 种关键材料,其中14 种关键材料由日本企业主导,在其余几种材料的龙头企业中也不乏日本企业身影。

韩国

韩国游戏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拥有 Nexon、Krafton 等领军企业。2007 年韩国出台《游戏产业振兴法》,2020 年更名为《游戏商业法》。一方面,规范游戏市场,保护游戏玩家权益,防止游戏成瘾;另一方面,以游戏分级限制、新增“数字税”的方式,限制“出海”到韩国的外国游戏企业,保护国内游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协助国内企业顺利出海,为游戏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法律保障。

高质量游戏拉动了对高速、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韩国作为存储芯片的主要生产国,从这一趋势中获益匪浅。三星电子、SK 海力士等生产的 SSD(固态硬盘)和HBM(高带宽内存)已成为游戏机、电脑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 WSTS 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三星成为全球半导体营收规模排行第二的公司(排名不包含台积电、中芯国际等纯代工企业),仅次于英伟达,领先英特尔。韩国通过游戏立法为游戏产业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而游戏产业发展又带动了芯片技术的创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韩国科技实力提升和经济增长。

可以看出,在积极的政策导向和开放包容的环境下,游戏产业客观上有利于带动芯片产业发展,但是这种传导作用也受到技术路线、产业政策等其他因素影响。

《古墓丽影》游戏

以游戏产业创新支持算力发展的

对策建议

通过支持高端游戏产业发展来提供技术和人才储备,带动算力进步,或可为中美科技博弈中培育应用生态、突破算力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推动游戏产业和算力产业的协同联动

布局 AI 算力产业,探索游戏产业与 AI 算力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政策思路。充分发挥游戏市场规模优势,促进游戏开发商与硬件制造商上下游企业间沟通与协作,建立紧密合作的生态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和技术协同,支持中小游戏企业和 AI 初创公司发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传导机制和良性循环,以游戏对算力的极致需求激发产业链传导效应,倒逼上游 GPU、APU 等硬件技术进步,弥补 AI 算力短板。

支持高端游戏产业发展

支持高端游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游戏引擎、显卡芯片等技术研发和 AI、AR/VR 等应用,开发面向 PC、移动设备、游戏主机的跨端游戏。拓展高端游戏技术在教育、文化、医疗等行业应用场景,探索服务型游戏(GaaS)等新商业模式。建设高端游戏产业集聚区,吸引游戏开发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生态圈。支持企业国际合作和海外扩张。简化游戏审批流程,加快高端游戏产品上市速度,加强版权保护,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游戏开发和 AI 技术融合型人才。

重视新兴主体对数字文化的多样化需求

1990 年以后出生的“Z 世代”已经成为新的消费主体,对前沿科技产品和服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热衷二次元、游戏电竞、国潮、短视频与直播、社交网络等活动。可根据新消费群体的特征制定灵活的政策框架,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消费者数字素养和消费智慧。支持 AI、大数据、AR/VR、5G 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数字文化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体验。以高质量游戏、动漫等数字文化产品满足新兴消费者多样化、健康积极的娱乐需求,为硬件技术和产业提供持续驱动力。

实施包容审慎的有效监管

励市场试错,在支持游戏产业创新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对游戏产业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包容审慎监管确保产业发展带来的效应最大化。同时,注重分析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防范“合成谬误”,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治理路径,将潜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要想准确高效地点亮“科技树”,以更高的成功率来培育未来技术、未来产业,占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必须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AI 等前沿技术领域需要长时间的技术探索和市场培育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高度重视游戏技术与 AI之间的强关联属性,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的原则,通过鼓励企业积极开发高端 PC、主机游戏或跨端游戏,扩大显卡等硬件需求,为我国 AI 算力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和市场需求。

节选自《信息化建设》2025年1月刊

作者:杜娟 郭利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END-

点击扫码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