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出了篇10W+的文章,第一时间就被人各种洗稿了。
对标爆了的内容,抄选题、抄观点,其实无可厚非,毕竟我自己这两篇文章,也是抄了人家生财有术10万+的选题。
但是,我只抄选题,里面的内容,95%都不一样,是我自己的观点。
而洗我文章的人,不一样。他们是用AI洗稿,标题、观点、逻辑、顺序,甚至案例,几乎都一字不差地,扒了下来。然后标个原创,卖自己的产品,说我是IP导师,你有问题给我交钱。
当然,我不卖课、也没有知识产权,并不是特别在意。但值得每个内容创作者思考的是:今天的这种AI洗稿,真的能赚钱吗?这带给一个IP、一个创作者的,是什么样的结局?
这篇文章,来聊聊这个话题,以及,分享我的两个观点。
1、AI最先替代的,可能不是不会用AI的人,而是滥用AI的人
2、AI只是外脑,如果用AI的人没有自己的脑子,AI就会替代你的脑子


滥用AI的公众号博主们,正在杀死自己的思考能力

现在公众号上,滥用AI的博主,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是用AI洗别人的文章。

他们也不管那个文章说的是啥,反正只要是自己这个行业的、只要是10万+的,就直接丢给AI洗一遍,标自己原创发布,然后后面挂链接卖课。

第二种,是想一个爆款标题,然后直接让AI生成全文。

我随便发一个截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XXX的定义及范畴如下」、「主要包括」、「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这种一个关键词+一句话解释的排版方式、百度百科一样的文风、毫无观点/故事/结构的内容。经常用AI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用最初级的提示词,写出来的水文。

但因为他起了个爆款标题,叫「读懂低空经济,看这一篇就够了」。就真的有几千的阅读,以及100多个转发(如图)。

如果官方对这样的内容,不做处理。各大平台的内容生态,会变成什么样?

精心编写的内容没人看,爆款标题的AI水文阅读贼高。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好的创作者被埋没,打不过就加入,也开始用AI水文章。

这背后,真的细思极恐。

更可怕的是,滥用AI的内容创作者们,将会因为AI洗稿、AI水文的高效、以及阅读量的虚假繁荣,不再原创、不再学习,最终成为一个,被AI操控的机器。

彼时,AI这个「外脑」,就替代了他的脑子。


AI水文,能为创作者带来什么?

当一篇没有任何思考的AI水文,为创作者带来了1万阅读、5万阅读,他能获得什么呢?

当有个读者,看完文章之后找过来,说我觉得你的观点真好,你能帮我做XX吗?他说不能,因为我不会,我是抄的,都是AI写的。

本来如果他每天思考、写文章、去交流、获得反馈,是可以做到的。但这些东西让AI来干了,他就再也做不了了。

顶天了,能挂点流量主广告,几万的阅读,给几十块钱,仅此而已。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他不会,他也说他会,然后别人交钱给他,他再拿AI生成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人家。人家说这个我试了没用啊,他说那你得买我的私董会了,然后继续用AI生成一堆更加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一点,也是我最最痛恨,很多人发“教你用AI写公众号,月入几万”这种东西的原因。

因为他们教的,就是这种,用无脑提示词,生成水文的「技巧」。

这样的人,就是在抹杀,另一个人的创作力和热情。

这样的人,就是在把一个本来有很多想象力的人,变成一个和他自己一样的韭菜。

这里,也感谢我评论区里的这位兄弟,是你让我给了我,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AI水文的创作者们,请你们问问自己,还记得,当初自己要做公众号的初衷,是什么吗?

是想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是想做自己的强人设、还是不甘随波逐流、想做个副业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相信,一定不是,想每天发一个文章,获得几百、几千的阅读,然后从此成为一个转帖者,并且乐此不疲。


打工人滥用AI,99%会失去他的工作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打工人,而且后果会更加可怕。

现在很多打工人,也开始用AI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是把AI当作工具,还是用AI完成工作。

这两点有什么区别?我以策划一场线上活动,来举个例子。

  • 前者,用AI搜索+提炼、市面上XX领域成功活动案例的参考;用AI做数据分析、调研客户偏好的消费数据;用AI做画像模拟,测试对策划方案的满意度;用AI作图,给活动做了一页海报;用AI…

  • 后者,是打开AI软件,发送:请给我生成一个XX活动的策划方案。

一直用后面这种方式,去用AI完成工作的人,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失去你的工作。

为什么?我给你分享一个关键认知: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老板不懂,也不是员工不懂。而是,老板不知道员工不懂。

什么意思?就是老板在他自己的领域是专业的,所以他认为员工在员工的领域也专业。但因为老板对员工这个事不太懂,就把员工发来的东西,当成是精心思考的结果,和可以执行的战略,结果,这特么是员工用AI做的。

  • 一个低能力的法务,给AI发送一个公司重要的合同文件,然后说请你帮我查一下这个文件有没有问题。然后AI给出了一个答案,他看也不看就发给了老板。最后合同里其实有很多问题,那对公司来说,这个风险谁来承担?

  • 一个低能力的投资经理,给AI打字:给我写一个新材料行业的投资报告。AI洋洋洒洒的写了30页。老板以为这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果,把这个报告发给了投资方。结果,这个报告写的狗屁不通,数据全是错的。那公司的专业、品牌这些声誉,又是谁来承担?

当老板反应过来的时候、当换了一个新领导的时候、当公司持续拿不到结果的时候,会怎么样?你以为老板会说:你怎么都用AI来做工作,这样不行。

不会的,他会说:妈的,这个人不仅是个傻子、还是个骗子。

如果我是老板,绝对,绝对,会立刻把你开掉。


用AI的三个底层逻辑

最后,简单分享一下,如果用AI辅助创作,我认为最底层的三个逻辑。

1、不同职业的人,请选择你专业领域的AI工具

  •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经理,要用AI做一个行业分析报告。是不是应该用万得的Alice,基于后台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而不是用KIMI?

  • 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是不是可以了解一下Adobe Sensei,如何根据你的创意和草图,验证创意、生成设计方案?而不是用文心一言?

  • 如果你是一个法务,想快速检索法律法规、解读案例生成合规建议,并提供文书模板,是不是可以用MetaLaw?而不是用豆包?

这就像,你要写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你要抄别人的观点。那OK,你是不是至少,要去知网抄?而不是去,百度贴吧、抖音评论区?

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2、更多让AI基于你的内容,做整理者、而不是原创者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输出内容的人,可以用好这一点。

不管是做直播、讲课、给客户做咨询、线下开课,都可以把这些录音内容,用工具转成文字稿。然后把内容投喂给AI,再设计一个输出框架,让AI给你自动改错别字、删除无用信息、输出成文章。

这些都是提高效率的方法,而且生产的是你自己的内容。

3、不管要做什么工作,使用AI,请用好框架

AI,不是搜索引擎。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工作。用AI,请切记写好提示词。

哪怕这个提示词再简单,也请用我们自己的脑子,给他一个输出框架。

  • 比如你要写一条朋友圈文案,能不能至少告诉AI,你的人设定位是什么、你的用户是谁、适合什么样的语气风格、这条文案是用来吸粉还是转化、以及用SCQA模型(建情景+造冲突+提问题+给答案)来撰写?

  • 比如你要写一个公文,能不能不要说「给我写一个环保的方案」,而是说「以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结合具体的环保案例,从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阐述如何有效推进环保工作,写一篇 2000 字左右的议论文,每个段落开头用一句名言警句引出观点」?

最后想说的是,AI是一定要拥抱的,他一定能给我们更高效的体验、提供更高的价值,但请一定不要,滥用这项技术。

千万不要陷入一个,现代版本的乐不思蜀:认为自己只要每天花五分钟用AI水文章,就可以轻松收获阅读,然后就不思考了。做一个AI的搬运工,给一个机器人打工,还自以为自己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AI只是外脑,如果用AI的人没有自己的脑子,AI,就会替代你的脑子。

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您带来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如果您有所收获,欢迎分享给您身边其他有需要的小伙伴。点个在看、发个朋友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点击扫码分享至微信